python中print不显示结果_Python中的print()函数

60e95ddb7ba2cd66b223bd3b9f9906bc.png

本文为中国大学MOOC《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笔记,课程主讲:嵩天老师,练习平台:Python123,参考教材:《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print()函数用槽格式和format()方法将变量和字符串结合到一起输出。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C".format(C))

大括号{}表示一个槽位置,这个括号中的内容由字符串后面紧跟的format()方法中的参数C填充。大括号{:.2f}中的内容表示变量C输出的格式,具体表示输出数值取两位小数值。

感受下面这段代码的魅力:

C1,C2 = 10,10.23448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C".format(C1))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C".format(C2))

结果:

转换后的温度是10.00C

转换后的温度是10.23C

同步赋值语句

C1,C2 = 10,10.23448是同步赋值语句,同步赋值语句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基本格式如下:

<变量1>,<变量2>,···,<变量N> =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N>

同步赋值并非等同于简单地将多个单一赋值语句进行组合,因为,Python在处理同步赋值时首先运算右侧的N个表达式,同时将表达式的结果赋值给左侧N个变量。

同步赋值语句可以使赋值过程变得更简洁,通过减少变量使用,简化语句表达,增加程序的可读性。但是,应尽量避免将多个无关的单一赋值语句组合成同步赋值语句,否则会降低程序可读性。

那么,如何判断多个单一赋值语句是否相关呢?一般来说,如果多个单一赋值语句在功能上表达了相同或相关的含义,或者在程序中属于相同的功能,都可以采用同步赋值语句。

注:以上内容摘自教材《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39708708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