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BP神经网络ANN单隐层回归模型项目实战

说明:这是一个机器学习实战项目(附带数据+代码+文档+视频讲解),如需数据+代码+文档+视频讲解可以直接到文章最后获取。

1.项目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David Runelhart。Geoffrey Hinton和Ronald W-llians、DavidParker等人分别独立发现了误差反向传播算法(Error Back Propagation Training),简称BP,系统解决了多层神经网络隐含层连接权学习问题,并在数学上给出了完整推导。人们把采用这种算法进行误差校正的多层前馈网络称为BP网。

本项目通过BP神经网络ANN单隐层来搭建回归模型来进行产品的预测。

2.数据获取

本次建模数据来源于网络(本项目撰写人整理而成),数据项统计如下:

 

数据详情如下(部分展示):

3.数据预处理

3.1 用Pandas工具查看数据

使用Pandas工具的head()方法查看前五行数据:

 关键代码:

3.2 数据缺失查看

使用Pandas工具的info()方法查看数据信息:

 

从上图可以看到,总共有10个变量,数据中无缺失值,共1000条数据。

3.3 数据描述性统计

通过Pandas工具的describe()方法来查看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分位数、最大值。

 关键代码如下: 

4.探索性数据分析

4.1 y变量分布直方图

用Matplotlib工具的hist()方法绘制直方图:

 4.2 相关性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数值越大相关性越强,正值是正相关、负值是负相关。

5.特征工程

5.1 建立特征数据和标签数据

关键代码如下:

 

5.2 数据集拆分

通过train_test_split()方法按照80%训练集、20%测试集进行划分,关键代码如下:

6.构建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

主要使Dense全连接层网络,用于目标回归。

6.1 模型构建

 

6.2 神经网络的结构信息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神经网络总共有3层,输入层、一个隐藏层、输出层,其中训练的参数为901个。

6.3 神经网络的迭代信息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神经网络每次迭代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损失值。

6.4 训练集和验证集损失迭代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训练集和验证集损失逐渐减少。

7. 模型评估

7.1评估指标及结果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R方、均方误差、解释性方差、绝对误差等等。

 

从上表可以看出,R方分值为0.9928,说明模型效果较好。  

关键代码如下:

7.2 真实值与预测值对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真实值和预测值波动基本一致,模型效果较好。

8.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了BP神经网络ANN单隐层算法搭建了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估,最终证明了我们提出的模型效果良好。

本次机器学习项目实战所需的资料,项目资源如下:

项目说明: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W3S1a6KGdUHK90W-lmA4w 
提取码:bcbp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2163563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