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逃课问题的系统分析

学生逃课问题的系统分析

1.背景分析:
结合最近校园学风建设,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生逃课。学生逃课是当今高校长久以来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影响着学校教学的进行以及管理,更加制约着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学生逃课也有着许多客观的、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有:课程以及学校管理,例如:课程的陈旧,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后。主观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例如:对于专业的不满意、惰性以及没有目标,精神进入“空虚期”等等。
为有效克服学生的逃课问题,我们找出了9个关键因素,并运用了ISM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层次分析,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我们找到了一些应对大学生逃课的方法以及策略以供参考。

2.与学生逃课问题相关要素的确定:
S1:学生学习兴趣 S2:师生课下关系 S3:课程难度
S4:娱乐诱惑 S5:班级学习风气 S6:老师授课方式
S7:课堂活跃度 S8: 家庭环境 S9:学生自我成长计划 S10:学生逃课

3.判定要素间关系的方格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建立可达矩阵及层次化处理(如图1,图2):

图1 可达矩阵
图1 可达矩阵

图2 层次化
图2 层次化

5.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如图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多级递阶有向图

6.模型图(如图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模型图
7.解决方案:
(1)针对学生方面的解决方案
增强危机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首先, 学校有关部门及任课教师应经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当今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 大学生活不是人生理想的终点, 而是人生历程中又一个新的起点, 只有坚持不懈地自觉学习, 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其次, 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教育这一阶段除了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综合性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外, 而更多的是给与学生做人、做事等方面的道理,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并受益终生。作为学生, 应首先确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努力给自己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到很多知识和能力, 以适应生活的多样化和多方面的需要, 这才是大学学习的根本。
(2)针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解决方案
改革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让学生能充分地、科学地获得知识,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大力改进教学方法, 一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教学效果直观、形象、具体、生动, 增加课程的信息量, 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 会把听课当作一种享受, 逃课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二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加强师生双向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把他们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积极参加教学过程,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又能有效避免逃课现象的发生。
(3)针对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解决方案
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父母都应与孩子勤沟通,多交流,促进家庭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进而产生学习方面的兴趣和动力。父母应多关注孩子的近期动态,大学生面对的娱乐诱惑更多更杂,及时的沟通交流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学生深陷其中而耽误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为Slcing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