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期末复习-求主范式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定义

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的总称

简单析取式

有限个文字构成的析取式
如 p, ¬ \neg¬q, p∨ \vee¬ \neg¬q, p∨ \veeq∨ \veer, …

析取式

设 p,q为二命题,复合命题“p或q”称作p与q 的析取式,记作p∨ \veeq. ∨ \vee称作析取联结词,并规定p∨ \veeq为假当且仅当p与q同时为假.

简单合取式

有限个文字构成的合取式
如p,¬ \neg¬q,p∧ \wedge¬ \neg¬q,p∧ \wedgeq∧ \wedger,…

合取式

设p,q为二命题,复合命题“p并且q”(或“p与q”)称为p与q的合取式,记作p∧ \wedgeq. ∧ \wedge称作合取联结词,并规定 p∧ \wedgeq为真当且仅当p与q同时为真。

析取范式

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组成的析取式A1∨ \veeA2∨ \vee∨ \veeAr,其中,A1,A2,…Ar是简单合取式

合取范式

由有限个简单析取范式组成的合取式A1
∧ \wedgeA2∧ \wedge∧ \wedgeAr,其中A1,A2,Ar是简单析取式

范式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总称

公式A的析取范式

与A等值的析取范式

公式A的合取范式

与A等值的合取范式

说明:单个文字既是简单析取式,又是简单合取式

命题公式的范式

定理: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求公式A的范式的步骤

  1. 消去A中的->,<->(若存在)
  2. 否定连接词¬ \neg¬的内移或消去
  3. 使用分配律
    ∧ \wedge∨ \vee分配(析取范式)
    ∨ \vee∧ \wedge分配(合取范式)

公式的范式存在,但不唯一。

求公式的范式举例

求下列公式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1) A=(p->¬ \neg¬q)∨ \vee¬ \neg¬r
解:
(p->¬ \neg¬q)∨ \vee¬ \neg¬r
<=>(¬ \neg¬p∨ \vee¬ \neg¬q)∨ \vee¬ \neg¬r (消去->)
<=>¬ \neg¬p∨ \vee¬ \neg¬q∨ \vee¬ \neg¬r(结合律)
这既是A的析取范式(由三个简单的合取式组成的析取式),又是A的合取范式(由一个简单析取式组成的合取式)
(2) B=(p->¬ \neg¬q)->r
解 (p->¬ \neg¬q)->r
<=>(¬ \neg¬p∨ \vee¬ \neg¬q)->r (消去第一个->)
<=>¬ \neg¬(¬ \neg¬p∨ \vee¬ \neg¬q)∨ \veer (消去第二个->)
<=>(p∧ \wedgeq)∨ \veer (否定号内移–德·摩根律)
这一步已为析取范式(两个简单合取式构成)
继续:
(p∧ \wedgeq)∨ \veer
<=>(p∨ \veer)∧ \wedge(q∨ \veer) (∨ \vee∧ \wedge分配律)
这一步得到合取范式(由两个简单析取式构成)

极大项与极小项

定义

在含有n个命题变项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中,若每个命题变项均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且仅出现一次,称这样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为极小项(极大项)
说明

  • n个命题变项产生2n个极小项和2n个极大项
  • 2^n个极小项(极大项)均互不等值
  • 在极小项和极大项中文字均按下标或字母顺序排序
  • 用mⅰ表示第ⅰ个极小项,其中i是该极小项成真赋值的十进制表示。用Mⅰ表示第ⅰ个极大项,其中ⅰ是该极大项成假赋值的十进制表示,mⅰ(Mⅰ)称为极小项(极大项)的名称
  • mⅰ与Mⅰ的关系:¬ \neg¬mⅰ<=>Mⅰ,¬ \neg¬Mⅰ<=>mⅰ

由p,q两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极小项极大项
公式成真赋值名称公式
¬ \neg¬p∧ \wedge¬ \neg¬q0 0m0p∨ \veeq
¬ \neg¬p∧ \wedgeq0 1m1p∨ \vee¬ \neg¬q
p∧ \wedge¬ \neg¬q1 0m2¬ \neg¬p∨ \veeq
p∧ \wedgeq1 1m3¬ \neg¬p∨ \vee¬ \neg¬q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p, q, r三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

由极小项构成的析取范式

主合取范式

由极大项构成的合取范式

举个例子

当n=3,命题变项为p,q,r时,
(¬ \neg¬p∧ \wedge¬ \neg¬q∧ \wedger)∨ \vee<=>m1∨ \veem3是主析取范式
(p∨ \veeq∨ \vee¬ \neg¬r)KaTeX parse error: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dewge at position 1: \̲d̲e̲w̲g̲e̲(¬ \neg¬p∨ \veeq∨ \vee¬ \neg¬r)<=>M1KaTeX parse error: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dewge at position 1: \̲d̲e̲w̲g̲e̲M5是主合取范式

A的主析取范式

与A等值的主析取范式

A的主合取范式

与A等值的主合取范式

定理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并且是唯一的。

求公式的主范式

用等值演算法求公式的主范式的步骤

  1. 先求析取范式(合取范式)
  2. 将不是极小项(极大项)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化为与之等值的若干个极小项的析取(极大项的合取),需要利用同一律(零律)、排中律(矛盾律)、分配律、幂等律等。
  3. 极小项(极大项)用名称mi(Mi)表示,并按角标 从小到大顺序排序。

例题

例1 求公式A=(p->¬ \neg¬q)->r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1)求主析取范式

(p->¬ \neg¬q)->r
<=>(p∧ \wedgeq)∨ \veer (析取范式) ①

(p∧ \wedgeq)
<=>(p∧ \wedgeq)∧ \wedge(¬ \neg¬r∨ \veer)
<=>(p∧ \wedgeq∧ \wedge¬ \neg¬r)∨ \vee(p∧ \wedgeq∧ \wedger)
<=>m6∨ \veem7 ②

r
<=>(¬ \neg¬p∨ \veep)∧ \wedge(¬ \neg¬q∨ \veeq)∧ \wedger
<=>(¬ \neg¬p∧ \wedge¬ \neg¬q∧ \wedger)∨ \vee(¬ \neg¬p∧ \wedgeq∧ \wedger)∨ \vee(p∧ \wedge¬ \neg¬q∧ \wedger)∨ \vee(p∧ \wedgeq∧ \wedger)
<=>m1∨ \veem3∨ \veem5∨ \veem7 ③

②,③代入①并排序,得
(p->¬ \neg¬q)->r<=>m1∨ \veem3∨ \veem5∨ \veem6∨ \veem7 (主析取范式)

(2)求A的主合取范式

(p->¬ \neg¬q)->r
<=>(p∨ \veer)∧ \wedge(q∨ \veer) (合取范式) ①

p∨ \veer
<=>p∨ \vee(q∧ \wedge¬ \neg¬q)∨ \veer
<=>M0∧ \wedgeM2 ②

q∨ \veer
<=>(p∧ \wedge¬ \neg¬p)∨ \veeq∨ \veer
<=>(p∨ \veeq∨ \veer)∧ \wedge(¬ \neg¬p∨ \veeq∨ \veer)
<=>M0∧ \wedgeM4 ③
②,③代入①并排序,得
(p->¬ \neg¬q)->r<=>M0∧ \wedgeM2∧ \wedgeM4 (主合取范式)

主范式的用途–与真值表相同

(1)求公式的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判断公式的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判断两个公式是否等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此类问题的步骤为:

  1. 将简单命题符号化
  2. 写出各复合命题
  3. 写出由2.中复合命题组成的合取式
  4. 求3.中所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52444045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