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例

plot()是R中为对象作图的一个泛型函数(它的输出将根据所绘制对象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本例中,plot(x, y, type="b")将x置于横轴,将y置于纵轴,绘制点集(x, y),然后使用线段 将其连接。选项type="b"表示同时绘制点和线。使用help(plot)可以查看其他选项。
二:图形的参数
(修改图形参数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函数par()来指定这些选项。以这种方式设定的参数值 除非被再次修改,否则将在会话结束前一直有效。其调用格式为par(optionname=value, optionname=name,…)。不加参数地执行par()将生成一个含有当前图形参数设置的列表。添加参数no.readonly=TRUE可以生成一个可以修改的当前图形参数列表。

第二种方法是为高级绘图函数直接提供optionname=value的键值对。这种情况下,指定的选项仅对这幅图形本身有效。可以通过代码:

1:符号和线条

选项pch=用于指定绘制点时使用的符号,对于符号21~25,还可以指定边界颜色(col=)和填充色(bg=)

选项lty=用于指定想要的线条类型。

2:颜色
R中有若干和颜色相关的参数。

3:文本属性
用于指定文本大小的参数
- cex 表示相对于默认大小缩放倍数的数值。默认大小为1,1.5表示放大为默认值的1.5 倍0.5表示缩小为默认值的50%
- cex.axis 坐标轴刻度文字的缩放倍数。类似于cex
- cex.lab 坐标轴标签(名称)的缩放倍数。类似于cex
- cex.main 标题的缩放倍数。类似于cex
- cex.sub 副标题的缩放倍数。类似于cex

4:图形尺寸与边界尺寸
- pin 以英寸表示的图形尺寸(宽和高)
- mai 以数值向量表示的边界大小,顺序为“下、左、上、右”,单位为英寸
- mar 以数值向量表示的边界大小,顺序为“下、左、上、右”,单位为英分

可生成一幅4英寸宽、3英寸高、上下边界为1英寸、左边界为0.5英寸、右边界为0.2英寸的图形。
三:添加文本、坐标轴
1:标题
可以使用title()函数为图形添加标题和坐标轴标签。调用格式为:

2:坐标轴
使用函数axis()来创建自定义的坐标轴,其格式为:


创建自定义坐标轴时,应当禁用高级绘图函数自动生成的坐标轴。参数axes=FALSE将禁 用全部坐标轴(包括坐标轴框架线,除非你添加了参数frame.plot=TRUE)。参数xaxt="n"和 yaxt="n"将分别禁用X轴或Y轴(会留下框架线,只是去除了刻度)。
3:参考线
函数abline()可以用来为图形添加参考线。其使用格式为:

4:图例:
当图形中包含的数据不止一组时,图例可以帮助你辨别出每个条形、扇形区域或折线各代表 哪一类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函数legend()来添加图例


通过命令help(legend)可以更加了解图例
5:文本标注
我们可以通过函数text()和mtext()将文本添加到图形上。text()可向绘图区域内部添加文本,而mtext()则向图形的四个边界之一添加文本。使用格式分别为:

四:图形组合
在R中使用函数par()或layout()可以容易地组合多幅图形为一幅总括图形。
- 在par()函数中使用图形参数mfrow=c(nrows, ncols)来创建按行填充的、行数为 nrows、列数为ncols的图形矩阵。

- 函数layout()的调用形式为layout(mat),其中的mat是一个矩阵,它指定了所要组合的 多个图形的所在位置。在以下代码中,一幅图被置于第1行,另两幅图则被置于第2行: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