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交换空间使用率,linux编程系统中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

计算机的存储空间问题相信大部分的管理员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linux系统中,交换空间的具体使用情况是什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大家对于linux系统有更多的了解,下面就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05d3915cc8fe28f0bc5c9dabac78e4c9.png

交换空间

交换空间是现代 Linux 系统中的二种内存类型。交换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当全部的 RAM 被占用并且需要更多内存时,用磁盘空间代替 RAM

内存。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 8GB RAM 的计算机。如果你启动的程序没有填满

RAM,一切都好,不需要交换。假设你在处理电子表格,当添加更多的行时,你电子表格会增长,加上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将会占用全部的 RAM

。如果这时没有可用的交换空间,你将不得不停止处理电子表格,直到关闭一些其他程序来释放一些 RAM 。

内核使用一个内存管理程序来检测近没有使用的内存块(内存页)。内存管理程序将这些相对不经常使用的内存页交换到硬盘上专门指定用于“分页”或交换的特殊分区。这会释放

RAM,为输入电子表格更多数据腾出了空间。那些换出到硬盘的内存页面被内核的内存管理代码跟踪,如果需要,可以被分页回 RAM。

Linux 计算机中的内存总量是 RAM + 交换分区,交换分区被称为虚拟内存.

Linux 交换分区类型

Linux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交换空间。默认情况下,大多数 Linux

在安装时都会创建一个交换分区,但是也可以使用一个特殊配置的文件作为交换文件。交换分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标准磁盘分区,由 mkswap 命令指定交换空间。

如果没有可用磁盘空间来创建新的交换分区,或者卷组中没有空间为交换空间创建逻辑卷,则可以使用交换文件。这只是一个创建好并预分配指定大小的常规文件。然后运行

mkswap 命令将其配置为交换空间。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我不建议使用文件来做交换空间。(LCTT 译注:Ubuntu

近来的版本采用了交换文件而非交换空间,所以我对于这种说法保留看法)

频繁交换

当总虚拟内存(RAM 和交换空间)变得快满时,可能会发生频繁交换。系统花了太多时间在交换空间和 RAM

之间做内存块的页面切换,以至于几乎没有时间用于实际工作。这种情况的典型症状是:系统变得缓慢或完全无反应,硬盘指示灯几乎持续亮起。

使用 free 的命令来显示 CPU 负载和内存使用情况,你会发现 CPU 负载非常高,可能达到系统中 CPU 内核数量的 30 到 40

倍。另一个情况是 RAM 和交换空间几乎完全被分配了。

事实上,查看 SAR(系统活动报告)数据也可以显示这些内容。在我的每个系统上都安装 SAR ,并将这些用于数据分析。

交换空间的正确大小是多少?

许多年前,硬盘上分配给交换空间大小是计算机上的 RAM 的两倍(当然,这是大多数计算机的 RAM 以 KB 或 MB

为单位的时候)。因此,如果一台计算机有 64KB 的 RAM,应该分配 128KB 的交换分区。该规则考虑到了这样的事实情况,即 RAM

大小在当时非常小,分配超过 2 倍的 RAM 用于交换空间并不能提高性能。使用超过两倍的 RAM

进行交换,比实际执行有用的工作的时候,大多数系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节选:linux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