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ark XR介绍
XR内容推送到云端,云端集成AI引领的智能语音、手势追踪等多种智能交互方式
通过5G/4G以及千兆局域网等,配合云端算力,将可交互的XR体验传递至各种形式的泛终端
例如:手机、平板、电视、机顶盒等…
产品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 Lark XR管理系统:

- Lark XR客户端:

2、Lark XR解决了哪些痛点问题
- 痛点1:虚拟仿真,需要较高配置的终端,而Lark XR直接通过云端算力完成高效实时计算渲染,直接通过笔记本、手机、平板等”低配终端“进行访问

- 痛点2:数据量太大,加载慢,不能做到开箱即用、即点即用;而Lark XR支持渲染节点预启动,实时且高效

- 痛点3:数据产权问题;如果数据在终端部署,安全性没办法得到保障(Lark XR将图像数据通过云端算力实时推送到客户端)
3、Lark XR如何盈利
目前了解到Lark XR的盈利方式:
- 用户在官网下载Lark XR相关安装包,拿到相关授权后进行使用,按照使用时间进行计算(大部分功能0.01元/分,功能可以叠加使用)
- 用户直接使用平行云SDK进行二次开发,收取SDK使用费用(全部开放SDK大概需要30W)
- 其他…
4、Lark XR二次开发
不论是后台管理系统还是客户端,客户都可以使用Lark XR对外开放的SDK进行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可以理解为:Lark XR的SDK对外开放,个体用户可以使用我们的SDK开发自己的系统
起初我对二次开发的一些误解:
- 二次开发难道是拿到Lark XR源码进行改造?岂不是对产品知识产权有影响?(当然不是,只是使用Lark XR对外开放的SDK罢了)
- 如果允许用户开发属于自己的”Lark XR“,岂不是对平行云盈利有影响?(当然不是,使用SDK需要收费的,全部SDK开放使用大概需要30W)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6594796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