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化思维是知识体系构建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幕布是一个培养结构化思维的很好的软件” ——我说的
01
—
什么是幕布
幕布是一种大纲式笔记软件,完成后可一键转化思维导图。
下面这张图是本文的初稿,也是用幕布完成的。
幕布和写作真的是好搭档,可以让你的文章结构更有条理。
幕布的版面很简洁,打开就是一张白纸。
我发现我很喜欢这类软件,上手很快又可以任意发挥。
我目前常用的软件也都是这种类型的。
除了幕布,还有很多,比如Notability,Typora等等,之后都会逐一介绍。
02
—
为什么使用幕布
1. 训练结构化思维
帮助建立知识体系
通过建立模块并逐个模块学习,运用金字塔原理
大纲式记录,便于从整体把握全局
融合思维的聚合与发散过程
2. 提升专注力
不用费时间排版和修改格式,而是专心于内容创作。
缩进后下一行还保持同一个层级,贴合思考的流程。
3. 激发创作欲望
跟随思维的流动走,可随意从一个主题的任何部位开始
不会像一般思维导图一样必须先限定一个主题且很难再次更改
创建自由主题方便,不会像思维导图一样容易被吸附
“写作是个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的过程”——Stephen Pinker《The Sense of Style》与幕布的宗旨很像
4. 方便查看
自动保存,实时云同步。
(但是云同步也有自己的缺点,见“缺点”板块)
打通壁垒,全平台可用(iOS、Android、Win以及Mac OS)
可以电脑制作,手机查看。电脑形成框架,填充大部分内容,手机查看时可进一步完善补充。
网页版在没有电脑的时候也方便操作。
iPad可以作为显示终端在写作时起到提示作用。
5. 方便共享
方便团队合作
可以发给他人点评、修改
可以与团队成员共同完善
继承他人的智慧
幕布精选干货良多(投稿有机会获得打赏)
他人的分享可一键保存,直接继承别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添加自己的内容
(类似R包的调用,大大提高效率,不用自己从头构建体系)
超链接形式分享,链接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平台不受限制
6. 操作便捷,使用流畅,且有快速的脑图转化能力
(其他类似的思维导图软件直接从图形上手,没有文字直观,更适合头脑风暴而不是思路的梳理。)
7. 可以与其他软件联动
(具体见使用场景)
8. 强大的导入与导出机制
导入
其他平台的文本内容以OPML/FreeMind 的格式输出后再导入幕布
分条列出的文本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复制粘贴到幕布编辑,可保留一定的格式。
各大平台的思维导图几乎都能导入并将其框架化
导出
Word、PDF、png图片、HTML以及OPML 等五大主流格式的导出
两种导出形式:文本导出和思维导图导出
文本导出:在思维导图界面导出,图片(可以手机查看),Freemind(方便其他思维导图软件继续编辑)
思维导图导出:在文本界面导出。可以局部导出和文档导出两种方式导出局部导出:可以只导出一部分的内容,不必因为整个体系没有建立好就放弃输出
直接复制粘贴:可以自动包括整个模块一起复制粘贴
便捷的演示模式便于录屏制作课程或自己复习
03
—
怎样使用幕布
基础操作
极简入门
tab缩进
缩进后下一行还保持同一个层级,这个功能非常赞!
enter新建主题
double enter 取消缩进
delete 删除(效果是这样)
当同一层级还有其他内容时不能删除这个大层级(哪怕这个大层级已经没有内容)
初级功能
移动主题及改变层级类似pycharm和思维导图的设计,可以以一个主题为整体移动或改变层级
移动主题:鼠标拖拽小圆点或直接剪切-粘贴
改变层级:以模块为单位整体移动内容,选中该模块即可按照入门操作改变
展开/收起:点击圆点前的+-
演示模式
进入演示:右上角类似幻灯片演示的图标
退出演示:esc或直接点击“退出”
进入层级:直接点击圆点顶部导航菜单可以选择回到哪个部分。方便复习。
添加标签,(@:人,#:事),方便检索制作读书笔记时可以将重点概念进行标签处理
检索直接显示检索到的内容条目,并标黄。退出检索页面回到正常编辑页面:按"x"取消检索
直接搜索:左上角搜索框可以搜索,支持空格分隔的多个条件检索
标签搜索:点击标签后可以自动输入搜索栏并输出搜索结果
添加超链接标题与网址可以放在同一级里,可以直接充当超链接的描述,不必再进行超链接描述
高级功能
高级功能:将鼠标放到圆点上,不要点击,下拉菜单中出现的内容我定义为高级功能
完成与激活用于计划制订、清单核对等,下文说明
编辑描述:在条目下方出现,与该条目是一个整体,而非子条目。编辑描述的内容为灰色(比如这条内容)
功能侧重描述,即只是解释说明,不能构成子条目
最好只输入一行内容,超出一行会被折叠
某条目出现两种分类方式时,可以将次要的一种以该形式呈现
在编辑描述的行内enter只能进入编辑描述的下一行,若要跳出编辑描述,建立新的条目,需在条目本身的行enter
添加图片(高级版功能)插入图片十分便捷,不像word,notability等容易造成版式改变
改变颜色(高级版功能)建议使用快捷键
导出主题(见上一版块“局部导出”),可以只导出一部分的内容,不必因为整个体系没有建立好就放弃输出
改变字号、颜色建议在所有内容完成之后有需要再进行,否则又回到了word模式,软件失去意义。类似markdown设计了4种内置形式,3种heading(H1\H2\H3)和正文;以及6种颜色。
查看编辑时间,当前字数
我的运用情景
建立知识体系和学习框架
梳理知识点或进行专题调研
制作行动指南/待办事项电脑制作手机查看,使用完成/激活功能。可以利用分支结构,参考omnifocus的模式给自己构建情境和上下文
建立清单
制作说明书(物品、软件)/复盘后形成的工作流程
我对该软件的定位
知识体系中的输入环节(整合多渠道内容,把书读厚)
与其他软件联动方式
复制为知笔记等其他笔记的内容进一步加工整理
导出到其他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制作美化或制作竖屏思维导图便于手机查看
粘贴到Typora进行富文本编辑和排版
导出PDF到Notability进行储存
04
—
该软件目前存在的缺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整体设计的缺陷
不能跨文件全局搜索,只能单文件内部搜索解决方法:导出到其他可以进行全局搜索的软件(notability、goodnotes等)
没有保存按钮,自动保存,但出bug时容易丢失信息暂无解决方法。所有云同步软件的共同特点,不针对幕布。便捷的同时一定会有所牺牲
跨分支很难形成联系(树形结构而非网状结构)解决方法:1. 可以使用其他思维导图软件再加工(如marginnote)2. 使用标签间接增加各个主题之间的联系
细节设计的缺陷
不能改变字体
不能插入表格
不能插入代码框
必须联网才可以传图片,除调整大小外不能图片编辑
编辑描述不能被收缩(本来是想把不那么重要,或者自己想说的话放进这一部分便于隐藏,但是由于其不能收缩,一直显示在界面上,有些尴尬。)解决方法:尽量只写自己的总结或者想法等重要的需要一眼看见的内容,而不是一些例子或解释)
当然,其实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用其他富文本编辑器,如果加上反而变得复杂,不符合软件本身的定位。大家辩证看待。
(声明:本文为经验分享,作者与幕布非利益相关)
我制作的这篇文档已经入选“幕布精选”,欢迎大家查看并保存到自己到幕布当中。 地址为:https://mubu.com/doc/explore/28189END扫描二维码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
月照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