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M(三):域的自动化(field automation)机制

1.field automation机制是什么?

        在类的定义中,使用 `uvm_object_utils_begin(class_name) 和 `uvm_object_end 宏来实现类的factory注册。在这两个宏中间,使用 `uvm_field 系列宏注册类中的所有字段(成员变量)。类中的成员变量类型决定了要使用什么样的 `uvm_field 宏:如int型变量,使用`uvm_field_int宏;string型变量,则使用 `uvm_field_string宏等。

2.field automation机制的作用

        首先我们知道,uvm_object基类中主要提供的核心方法主要有:copy()、compare()、print() 等。那么在使用`uvm_field 系列宏进行注册后,就可以直接调用基类中的这些常用方法,而无需自己定义,提高了验证平台搭建的效率。

3.field automation机制相关的宏

        分别如下:

`define uvm_field_int (ARG, FLAG)
`define uvm_field_real (ARG, FLAG)
`define uvm_field_enum (T, ARG, FLAG)
`define uvm_field_object (ARG, FLAG)
`define uvm_field_event (ARG, FLAG)
`define uvm_field_string (ARG, FLAG)

        上述的宏分别用于要注册的字段(类中的成员变量)是整数、实数、枚举、直接或间接派生自uvm_object的类型、事件以及字符串类型。除了枚举类型以外,其他类型都是需要两个参数,分别表示变量名和标志位,而枚举类型需要三个参数:枚举类型名和变量名,以及标志位。

4.field automation机制中标志位的使用

        标志位FLAG的值表示需要打开或者关闭的功能。如 UVM_ALL_ON 表示打开copy、compare等所有功能;UVM_COPY 表示仅打开copy功能;UVM_NOCOPY 表示仅关闭copy功能。具体参数定义如下:

parameter UVM_ALL_ON       = 'b000000101010101; 
parameter UVM_COPY         = (1<<0); 
parameter UVM_NOCOPY       = (1<<1); 
parameter UVM_COMPARE      = (1<<2); 
parameter UVM_NOCOMPARE    = (1<<3); 
parameter UVM_PRINT        = (1<<4); 
parameter UVM_NOPRINT      = (1<<5); 
parameter UVM_RECORD       = (1<<6); 
parameter UVM_NORECORD     = (1<<7); 
parameter UVM_PACK         = (1<<8); 
parameter UVM_NOPACK       = (1<<9);

        在这个17bit的数字中,bit0 表示 copybit1 表示 no_copybit2 表示 comparebit3 表示no_comparebit4 表示 printbit5 表示 no_print,bit6 表示 recordbit7 表示 no_recordbit8 表示 packbit9 表示 no_pack,剩余的7bit则另有它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3701504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