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己的ArchLinux系统---从安装到美化(一)

打造自己的ArchLinux系统—从安装到美化(一)

我直接进入正题,不墨迹了。先上自己的桌面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排提示:桌面的conky配置是B站up主@Lunatic丶9527大佬的。

一、系统安装
1.实体机需要下载镜像之后写入到U盘,我推荐的软件是USBWriter。
2.虚拟机的话直接就像平时安装其他Linux发行版一样。
下面我直接开始:

  1. 选择第一个按回车进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查看日期、之后正式开始进入安装阶段使用fdisk -l查看硬盘以及分区信息;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记住 /dev/sda 这个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使用fdisk /dev/sda来进行分区操作(n新建分区、p主分区、e扩展分区、w保存写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这里不知道的话,分三个就行boot、根、swap分区,我总共20G空间,打算500M给boot分区,2G给swap,剩下全给根分区,我演示了500M的boot分区的例子,剩下的都一样只需要在后边+2G和回车。完了后w保存写入就行。然后查看一下fdisk -l是否按分区正确;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建立文件系统mkfs.ext4 /dev/sda1 mkfs.ext4 /dev/sda3开启交换分区mkswap /dev/sda2 初始化交换分区swapon /dev/sda2激活交换分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创建文件目录并挂载硬盘mkdir /mnt/boot mkdir /mnt/home mount /dev/sda1 /mnt/boot mount /dev/sda3 /mnt;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编辑镜像源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使用ctr k把中国源剪贴下来,按上键将位置挪到最上边使用ctrl u粘贴(因为国内的源比较快)使用ctrl x按y保存退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正式安装系统pacstrap -i /mnt base base-devel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一路回车就行。
  9. 使用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配置系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 使用arch-chroot /mnt /bin/ba 进入到新安装的系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设置时区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双系统的话win和linux时间会不一样,后面通过安装ntp服务器解决。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设置中文nano /etc/locale.gen将这三个前边的#去掉
en_US.UTF-8 UTF-8
zh_CN.UTF-8 UTF-8
zh_TW.UTF-8 UTF-8

执行生成信息 locale-gen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修改键盘布局nano /etc/vconsole.conf KEYMAP=de-latin1
15. 设置主机名echo 你的主机名 > /etc/hostname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 添加到hostsnano /etc/hosts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7. 设置root没密码,新建用户以及设置用户密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eradd -m -g users -G wheel -s /bin/bash bh9fci

bh9fci是我的电台呼号,这里大家可以换成自己的用户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8.安装引导 pacman -S os-prober grub grub-install --recheck /dev/sda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os-prober也可以引导arch和win双系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8.配置网络nano /etc/rc.conf安装基本网络服务工具pacman -S net-tools dnsutils inetutils iproute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启之后就可以进入系统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至此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下一篇我将详细讲解图形化以及美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Kalidaxiong123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