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论

关于学习方法论的分享

前言

​ 我相信其实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比如当你看完了一本书,一个视频,在学习完的那个知识点的很短暂的时间之内,你其实真的感觉这些知识点你都已经掌握了,包括宏观的,微观的,这些知识点或者技术当时都理解的一清二楚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一周,多则一个多月),当你回过头来再去翻阅之前看的图书或者视频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东西你都忘记了,这些东西好像根本没有学过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很普遍很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好好去想想,如果这个问题你不解决的话,你学再多的技术,知识也是无济于事的。

正文

​ 其实学习任何东西(技术,编程语言,课程等等),都是有一个方法论在支撑着我们的学习曲线的,换句话说,方法论能够指导着我们如何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去学习一门技术或者说去学习其他任何的东西。其实说到方法论,其实每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每个人的方法论可能都不一样,今天我就分享一点我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论

其实我们学习东西的时候有两种学习方式:

  • 从人身上来去学习

  • 从事情来去学习(就是自己去亲身经历过)

从人身上去学习,也就是从别人身上学习,从不同的优秀的人身上学习他们的闪光点,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从一些有经验的人身上去吸收学习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闪光点,也是一种更为高效的学习方式;

从事情来去学习,就是需要自己去亲身经历过,才能在自己身上产生最直观的印象,然后产生自己的想法,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这个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这件事情只有你真正的做过了,而且你遇到了挫折了,遇到了失败了,或者踩到坑了,那么你才能真正的发现你的这种方式存在哪些问题,存在哪些弊端,然后从这个过程种吸收经验,然后获得总结。

那么从人身上学习和从事情来去学习,哪个成本更高呢?其实是从事情学习成本更高,付出更多。所以我们一般是从人身上来去学习 。

方法论中的核心要素

学习方法论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输入和输出。有输入一定要有输出,如果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的话,那么学习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输入和输出一定也是相伴相生的,就和Java的IO流一样,有输入流就有输出流,那么什么是输入和输出呢?

我理解的输入就是从别人身上学习去学习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输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看书,看视频等等。

我理解的输出就是把从别人身上学习的最终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输出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记笔记、做项目、写博客,写微信公众号等等。当然更为高层次,更为优秀的输出方式就是你去给别人讲解你所掌握的知识或者技术,比如你在技术小组里面你去给别人分享你所掌握的,这个对于自己呢,是一种莫大的提升。

所以当你学习了一门技术或者某个知识点之后,然后去给别人讲解,这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因为你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之前自己在输入的时候自己所遗漏或者根本就没有掌握的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解的一些技术点或者知识点,你给别人讲明白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自己首先得明白,换句话说,你自己都不明白,你是不可能给别人讲明白得,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明白了,你真的能够给别人讲明白吗?也不一定,相信大家其实都有这样一个体会。

比如说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别人去问你了一个技术问题,可能这个问题你自己已经知道了,但是你去给别人讲的时候呢,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自己明白了,别人也明白了,说明你已经真正掌握了这一门技术,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这也是最理想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自己明白了,但是给别人讲完之后,别人还是不明白,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偏差,可能是你自己对这个技术本身的理解就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你的掌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是你的表达方式出现了问题。

第三种情况:这个技术你明白了,但是给别人讲完之后,你自己也不明白,别人也不明白,这是最差的一种结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去反思自己对这门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是不是真的达到了理解的程度。

​ 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这个技术你以为自己明白了,但是别人一去问你之后,你给比如讲了10分钟,最后的结果是自己不明白了,别人也不明白了,为什么呢?因为某一个细节技术点和自己的理解不一样,颠覆了自己对某一个知识或体系的认知,这就说明你需要去反思自己的学习或者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是不是高效的,自己所在这门技术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否真的值得了,是否真的产生了相应的价值了。

所以呢,我们如何让自己在某一个技术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真的就产生了相应的价值。这个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仔细思考的事情。

现在我来回答一下前言里提出得问题,在你最开始学习这门技术的时候,你的大脑细胞是非常活跃和敏感的,所以呢在当时你会理解的非常深刻,那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呢?为什么没有产生一个持久化的效果呢那么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只是说出了我自己得个人理解,原因是因为你光有输入没有输出,当你把当时所理解或学习到的这些技术内容或者这些技术点很好掌握之后,以文字的形式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给呈现记录下来,也就是输出出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为任何的技术或者编程语言,经过你自己的思考之后,再把它以各种形式呈现记录出来,那么这个对于你对这个技术的理解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么你最终所吸收的至少有60%到%70的是很难忘记的。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也会忘记,但是回头来你看一下笔记,你就能立刻回想其当时在学习这门技术的场景,你就能很快很快的把这门技术给回忆起来。

总结

以上就是我自己学习方法论的一个个人理解,希望对大家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2135693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