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储
1.Application 储存在服务端,没有时间限制,服务器关闭即销毁(前提是自己没写销毁方法)
2.Session 储存在服务端,客户端(浏览器)关闭即销毁(若长时间不使用 且 浏览器未关闭的情况下, 默认自动销毁时间为20分钟)
3.Cookie 储存在客户端,由用户自己销毁
二、范围
application:程序全局变量对象,对每个用户每个页面都有效
session:用户全局变量,对于该用户的所有操作过程都有效
cookie:客户端信息存放对象,可以把用户的信息保存在用户的本地,不必总是访问服务器
三、使用方法及机制详情:
1、 Application
一般用于存放所有用户共用的数据信息,即最好用来保存一些在应用程序生存期内根本不会改变或很少改变的数据
//存放信息
Application[“test”] = “100”;
//读取
String test = Application[“test”].ToString();
2、 Session
用于保存每个用户的专用信息,Session是服务器端使用的一种记录客户端状态的机制,使用上比Cookie简单一些,相应的也增加了服务器的存储压力。Session是另一种记录客户状态的机制,不同的是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而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上。客户端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把客户端信息以某种形式记录在服务器上。这就是Session。客户端浏览器再次访问时只需要从该Session中查找该客户的状态就可以了。
如果说Cookie机制是通过检查客户身上的“通行证”来确定客户身份的话,那么Session机制就是通过检查服务器上的“客户明细表”来确认客户身份。Session相当于程序在服务器上建立的一份客户档案,客户来访的时候只需要查询客户档案表就可以了。
//存
Session[“user”] = “majcms”;
//取
String username = Session[“user”].ToString();
3、Cookie
用于保存客户浏览器请求服务器页面的请求信息,程序员也可以用它保存非敏感性的内容。保存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果没有设置Cookie失效时间,它仅保存至浏览器关闭。如果将Cookie设置为Min Value,则表示它永不过期。Cookie存储量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浏览器支持最大容量为4096字节。因此不能用来存储大量数据。由于并非所有浏览器都支持Cookie,并且它是以明文方式保存的,所以最好不要保存敏感性的内容。否则会影响网络安全。
//存
Response.Cookies[“name”].Value = “majcms”;
//取
String username = Response.Cookies[“name”].Value;
四、机制类型
session: 该对象是HttpSession 类型的对象,描述一个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次通话时段,该段时间内包含客户端的若干次请求和服务器的相应响应,整个时间段session 对象都存在。常用来实现购物车之类的存储当前用户的数据。不同用户有各自的不同session 对象。
application: 该对象是ServletContext 类型的对象,描述的是本身Web 程序。该对象在
Web 程序部署到tomcat 服务器时由容器产生,其生命周期至Web 程序从tomcat
服务器卸载出去时消失。是所有客户端能共享的一个
全局对象,整个系统只有一份。
Cookie:该对象是HttpCookie 类型的对象, 实际上是一小段的文本信息,它可以弥补HTTP协议无状态的不足。在Session出现之前,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采用Cookie来跟踪会话。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一旦数据交换完毕,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会关闭,再次交换数据需要建立新的连接。这就意味着服务器无法从连接上跟踪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