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解释 | 细分 | |
---|---|---|---|
数据流风格 | 1、批处理序列架构风格(Batch Sequential) 2、管理/过滤器架构风格(Pipes/Filters) | 1、组件为一系列固定顺序的计算单元,组件间只通过数据传递交互。每个处理步骤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每一步必须在前一步结束后才能开始,数据必须是完整的,以整体的方式传递。 2、每一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构件读取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输出数据流。这个过程通常通过对输入流的变换及增量计算来完成,包括通过计算和增加信息丰富数据,通过浓缩和删除精炼数据,通过改变记录方式转化数据,递增地转化数据等。在输入被完全消费之前,输出便产生了。这里构件被称为过滤器,连接件就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到另一个过滤器的输入。 | |
调用/返回风格 | 1、主程序/子程序架构风格(Main Program and Subroutine) 2、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架构风格(DataAbstraction and Object-Oriented) 3、层次结构架构风格(Hierarchical Layers) | 1、单线程控制,把问题划分为若干处理步骤,构件即为主程序和子程序。子程序通常可合成为模块。过程调用作为交互机制,即充当连接件。调用关系具有层次性,其语义逻辑表现为子程序的正确性,取决于它调用的子程序的正确性。 2、这种风格的构件是对象。对象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在抽象数据类型中,数据的表示和它们的相应操作被封装起来。对象的行为体现在其接受和请求的动作。连接件即对象间交互的方式,对象是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来交互的。对象具有封装性,一个对象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对象。对象拥有状态和操作,也有责任维护状态。这种结构风格中包含有封装、交互、多态、集成和重用等特征。 | |
独立构件风格 | 1、进程通信架构风格(Communicating Processes) 2、事件驱动架构风格(EventSystems) | 1、构件是独立的过程,连接件是消息传递。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构件通常是命名过程,消息传递的方式可以是点到点、异步和同步方式及远过程调用等。 2、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其他构件中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当一个事件被触发,系统自动调用在这个事件中注册的所有过程。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个模块中过程的调用。 | |
虚拟机风格 | 1、解释器架构风格(Interpreters) 2、基于规则的系统(Rule-based Systems)架构风格 | 1、一个解释器通常包括完成解释工作的解释引擎,一个包含将被解释的代码的存储区,一个记录解释引擎当前工作状态的数据结构,以及一个记录源代码被解释执行的进度的数据结构。具有解释器风格的软件中含有一个虚拟机,可以仿真硬件的执行过程和一些关键应用;其缺点是执行效率较低。 2、基于规则的系统包括规则集、规则解释器、规则/数据选择器及工作内存。 | |
仓库风格 | 1、数据库架构风格(Database) 2、黑板架构风格(BlackBoards) | 1、数据库架构是库风格最常见的形式。构件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中央共享数据源,保存当前系统的数据状态;另一个是多个独立处理元素,处理元素对数据元素进行操作。 2、黑板架构包括知识源、黑板和控制3个部分。知识源包括若干独立计算的不同单元,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知识源响应黑板上的变化,也只修改黑板。黑板是一个全局数据库,包含解域的全部状态,是知识源互相作用的唯一媒介。知识源响应是通过黑板状态的变化来控制。黑板通常应用在对于解决问题没有确定性算法的系统中,例如信号处理、问题规划及编译器优化等软件系统的设计中。 | |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Domain-spec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 |||
状态转移 (StateTransition System) | |||
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Process) 架构风格 | |||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Transfer) 混合架构风格 | 客户机/服务器(C/S)架构风格、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风格、CORBA、DCOM和EJB架构风格 | ||
参考:
1、https://blog.csdn.net/conquer0715/article/details/5278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