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关于组件name的用法学习】

问题描述:

第一次进入界面,页面走vue的生命周期(走初始化的所有方法),没问题。当从其他页面返回/点击进入到这个界面时,该页面没有刷新,没有走vue的生命周期(走初始化的所有方法),数据没有发生变化,就好像是页面做了缓存一样.

我们在写vue项目的时候会遇到给组件命名,这里的name非必选项,看起来好像没啥用处,但是实际上这里用处还挺多的!!!

export default {
   name:'xxx'
}

1、当项目使用keep-alive时,可搭配组件name进行缓存过滤

举个例子:
我们有个组件命名为detail,其中dom加载完毕后我们在钩子函数mounted中进行数据加载

export default {
  name:'Detail'
}mounted(){
  this.getInfo();
},
methods:{
  getInfo(){
     axios.get('/xx/detail.json',{
       params:{
        id:this.$route.params.id 
       }
     }).then(this.getInfoSucc)
   }
 }
 

因为我们在App.vue中使用了keep-alive导致我们第二次进入的时候页面不会重新请求,即触发mounted函数。

有两个解决方案,一个增加activated()函数,每次进入新页面的时候再获取一次数据。

还有个方案就是在keep-alive中增加一个过滤,如下图所示:

<div id="app"> 
 <keep-alive exclude="Detail">
  <router-view/>
 </keep-alive>
</div>

2、DOM做递归组件时

比如说detail.vue组件里有个list.vue子组件,递归迭代时需要调用自身name
list.vue

<div>
    <div v-for="(item,index) of list" :key="index">
      <div>
        <span class="item-title-icon"></span>
        {{item.title}}
      </div>
      <div v-if="item.children" >
        <detail-list :list="item.children"></detail-list>
      </div>
    </div>
 </div>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DetailList',//递归组件是指组件自身调用自身
  props:{
    list:Array
  }
}
</script>

list数据:


const list = [{
     "title": "A",
     "children": [{
      "title": "A-A",
      "children": [{
       "title": "A-A-A"
      }]
     },{
        "title": "A-B"
     }]
    }, {
     "title": "B"
    }, {
     "title": "C"
    }, {
     "title": "D"
    }]

迭代的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当你用vue-tools时

vue-devtools调试工具里显示的组见名称是由vue中组件name决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总结

在vue中什么时候使用name,什么时候注释到name
存在两种情况
1.主组件
不存在name的情况:每次进入该界面,都会走该界面的生命周期**(每次都会刷新)**
存在name的情况:a.相当于在页面做了缓存一样;(第一次进入该页面会走该界面的生命周期,再次进入时,不走任何生命周期的方法**(不会刷新)**
b.当程序重新编译成功的时候,该界面会呈现空白,主动刷新才会好;
2.子组件
在组件中必须的存在name属性,否则会在控制台报错

5、解决方案

在主组件中注释到name属性

注意:vue组件中,name属性-----------------------好坑


版权声明:本文为T_Y_Y_T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