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稳地基,提升竞争力!今天继续口述所学到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十一天。本博文旨在阐述所学,可能不深入也可能会有错误,目的是加深对课程的印象。
课程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视频来源:b站传送门:《计算机组成原理》
视频片段:P41-P41
通过本文大家可以收获的是:
- 主存与缓存的命中与非命中概念
- Cache的命中率
- Cache读操作和写操作
- Cache相关改进
- Cache–主存的地址映射
主存与缓存的命中与非命中概念
缓存Cache有着“容量小,速度快”的特点,部分代替了主存,当每次主存快调入缓存时,主存块与缓存块建立了对应关系,这就是命中.如果主存快未调入缓存,没有建立对应关系,那就是未命中 。
Cache的命中率
老师在讲述命中率时,就是说CPU访问的信息在Cache中的比率,并且命中率与Cache的容量与块长有关。
- 一般每块可取4-8个字。公式为:
e = 访 问 C a c h e 的 时 间 平 均 访 问 时 间 ∗ 100 % e=\frac{访问Cache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100\%e=平均访问时间访问Cache的时间∗100%
设Cache命中率为h,访问Cache的时间为t c t_ctc,访问主存的时间为t m t_mtm
则e = t c h ∗ t c + ( 1 − h ) ∗ t m ∗ 100 % e=\frac{t_c}{h*t_c+(1-h)*t_m}*100\%e=h∗tc+(1−h)∗tmtc∗100%
Cache的读和写操作
当CPU发出读操作,进行访问Cache,如果命中,那么就直接读取,如果没有那就将主存的信息调入到CPU里,并检测Cache是否满,如果没满,那就将主存信息调入Cache里。整个流程图截取如下:
写操作法保证Cache和主存的一致性,缺点是:可能会造成CPU反复的写。中间操作包括两种方法:
- 写直达法
写操作时数据既写入Cache又写入主存
写操作时间就是访问主存的时间,Cache块退出时,
不需要对主存执行写操作,更新策略比较容易实现 - 写回法
写操作时只把数据写入Cache而不写入主存
当Cache数据被替换出去时才写回主存
Cache的改进
(1)增加Cache的级数 比如:片载(片内)Cache 片外Cache
(2)统一缓存和分立缓存:比如:指令Cache(功能:调整指令执行的控制方式) 数据Cache(检查是否流水)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的地址映射
学习到了三种映射方式:1、直接映射;2、全相连映射;3、组相连映射
- 直接映射:就是一个缓存块可以和若干个主存块对应,而每个主存块只能和一个缓存块对应。
- 全相连映射:主存块中的任一字块可以映射到缓存中的任一块。
- 组相连映射:主存块按照取模的方式进行映射到任一子块。
版权声明:本文为m0_37149062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