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联网的迫切需求,
通过Modem在电话网中传送低速数据的通信方式,
已
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的要求。电信部门早在
1988
年就建设了独立于公共电话网的公共数据网。
公共数据网根据数据通信的突发性和允许一定时延的特点,采用了存储转发分组(包)交换技术。随着计
算机联网用户的增长,数据网带宽不断拓宽,网络节点设备几经更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新
老网络交替,多种数据网并存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将遍布世界各地各种类型数据网联成一
个大网的TCP/IP协议应运而生,从而使采用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或
IP网)一跃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
在各种实时信息进入Internet的今天,
Internet已不仅是一个纯计算机互联网络,
未
来Internet所承载的多媒体业务量有可能超过计算机通信业务量,故本讲座中将Interne
t广义地称为IP网。应该说离开IP网去了解现代数据网只能得到一些零星的概念,只有通过对IP网
的剖析,才能看到现代数据网的整体。下面引入分层的概念来剖析IP网。
从纵的观点看IP网可分为
4
层:
第一层:通信基础网;
第二层:数据网(L
2
数据网);
第三层:IP网(L
3
数据网);
第四层:应用层。
通信基础网(传送网)
通信基础网属OSI模型第一层物理层范畴。现代数据网与现代电话网共用一个通信基础网,
通信基础
网的网络节点设备主要为配线架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
DXC
)
,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网传输电路的电路
调度、故障切换和分离业务,故可以看成基础网的组成部分。但如用在非拨号连接的业务网中(如DDN
网和专线网)亦可看成为业务节点设备。
数据网(L
2
数据网)
在IP网中其低层的数据网可视为L
2
数据网,虽然低层计算机子网的通信协议也可能有组网、寻址、
路由等三层功能,但对IP网中所传输的IP包而言,其第三层功能全部由IP协议来完成。
(
1
)
公用X.
25
分组网(PSPDN)
我国早在
1988
年就开通了公用X.
25
分组交换网。该网由一个网管中心(NMC)、
3
个节点交
换机(NS)和
8
个远程集中器(RCU)组成。在NS之间、NS与RCU之间采用速率为
9.6
kb
it/s的中继电路互连,使用X.
25
规程。随着计算机联网业务的发展,
1995
年建成了包括
32
个
节点机的新分组交换骨干网,后几经扩容。X.
25
分组网曾作为早期IP网的基础网络。
X.
25
分组网适用于通信线路误码率高的情况下接入低速(
64
Kbit/s以下)数据。目前
主要向对数据通信可靠性要求高的商业、银行、股票等行业提供低速联网业务和虚拟低速专网业务。
(
2
)
公用数字数据网(DDN)
利用传送网中的E
1
分支传输线路和节点DXC
1
/
0
设备,可组成一个DDN网。该网提供N×
64
kbit/s~
2
Mbit/s的数据业务。
公用DDN网属TDM电路交换网,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中、低速数据通道。公用DDN网的主要
应用为提供专线(包括Internet的接入专线、局域网互联专线等)、专网,也可作为X.
25
网、帧中继网、电信支撑网等的基础网络。
(
3
)
帧中继(FR)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