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下的设计模式学习(5)——代理模式

介绍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就是为你需要调用的实体的对象,创建一个代理者,这个代理者内部包含实体的引用,以及继承有和实体相同接口的父类。

UML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示例

# @coding: utf-8
# @time  : 2021/3/18 13:45
# @Author: zhongbin

class Subject: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Request(self):
        pass

class RealSubject(Subject):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Request(self):
        print("真实的需求")
        
#保留一个引用可以访问实体,并提供一个和Subject相同的实体,这样代理就可以用来替换实体
class Proxy(Su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realsubject=None
    def Request(self):
        if self.realsubject==None:
            self.realsubject=RealSubject()
        self.realsubject.Reque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oxy=Proxy()
    proxy.Request()

总结

那么代理模式在实际中的用处还是很多的比如:
1.远程代理:为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这样可以隐藏一个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
2.虚拟代理: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通过代理来采访实例化需要很长时间的真实对象。
3.安全代理:控制真实对象访问时的权限,比如对于对象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4.智能指引:当调用真实的对象时,代理处理另外一些事;比如在访问一个对象前,检查是否已经锁定它,以确保其他对象不能改变它,即通过代理在访问对象时附加一些内务处理。在上述中self.realsubject=RealSubject()之前用户可以添加一些内部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43796937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