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册详细笔记_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详细笔记。预习复习可用...

作者简介

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成电影。

曾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

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讲解视频

了解作品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课文原来的题目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这篇短篇小说原是1953年作者让·乔诺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

课文详细批注

6c985a92eb01acefe21d92e28dd2faa3.png
e68b469ee449dd62c6a542bb4bb32d4e.png
480e1c8ab77304eae9f797fdd0e1dfb2.png
fb5c14173ec49a322c6aefd603949db9.png
b5fc9f2028e6cab66bff236aa69a2665.png
86b2fb3116a2cb730599d9ecc09b54ae.png
7d25d73d5c0936cac936ab3189bd569b.png
c67fa1299b62c3b2c8870bbc95921db7.png
18954a60954ca2bdbdead93b3a62ee7c.png
0da73d53d8eb3c12fc1389067fe238be.png
c589672f3e44b2f208d45c68193650cd.png
f5d561b170eab36b963ef9d910c48cbe.png
a3b17c4f5ed96962c5d431c2dac91834.png

重难点分析

1、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一访牧羊人,画面一:被弃置的村庄;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田野。

2.作者三次见牧羊人,牧羊人和高原的情况分别是怎样的?

643e11648260f10d10235af0b03711a4.png

3、文中的牧羊人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牧羊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坚决,外表整洁,心无旁骛,有毅力,有爱心,身体力行,慷慨无私的人。

4、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

主题归纳

这篇小说通过描述在荒芜的阿尔卑斯山下的普罗旺斯地区,一位牧羊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三十多年来一直心无旁骛地种树,使一片片荒地蔚然成林的故事,赞美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36182568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