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第一章:绪论

判断题

1-1. 若用链表来表示一个线性表,则表中元素的地址一定是连续的。

F,链式映射存储是随机的

1-4.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T

1-5. N​2logN 和NlogN2具有相同的增长速度。

F

1-6. 2N和N​N具有相同的增长速度。

F

1-7.100logN是O(N)的。

F PTA得分答案是T, 正确答案应该是O(logN)

1-8.(NlogN)/1000是O(N)的。

F,求f(n)时忽略其系数

1-9. 在任何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2) 的算法比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算法所花费的时间都长。

F,随着n值增大,各种数量级对应的n的值得增长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当n大于一定值后,各种不同的数量级对应的值存在:O( c ) < O(log2n) < O(n) < O(nlog2n) < O(n2) < O(n 3) < O(2n) < O(n!)

1-10. 对于某些算法,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所花的时间不一定单调增加。

T

单选题

2-1.数据的()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四种基本类型。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基本运算
D.算法描述

B

2-2.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

A. 数据的存储结构
B. 数据结构
C. 数据的逻辑结构
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A

2-3.下列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A.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元素间关系的描述
B. 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C.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
D.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A.
B. 数据的存储结构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储方式
C,D 逻辑结构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结构

2-4.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等的学科。

A. 操作对象
B. 计算方法
C. 逻辑存储
D. 数据映象

A

2-5.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数据结构是()。

A. 逻辑结构
B. 存储结构
C.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D. 物理结构

A

2-6.在决定选取何种存储结构时,一般不考虑()。

A.各结点的值如何
B.结点个数的多少
C.对数据有哪些运算
D.所用编程语言实现这种结构是否方便

A

2-7.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A

2-8.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B

2-9.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A. 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C

2-1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

A. 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 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 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C

2-12.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相对位置、个数无关的是数据的( )。

A. 存储结构
B. 存储实现
C. 逻辑结构
D. 运算实现

C

2-13.通常要求同一逻辑结构中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

A. 数据在同一范围内取值
B. 不仅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同,而且对应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 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 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等

B

2-14.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 )。

A. 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计算机的配置
D. A和B

D

2-15.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 树
B. 字符串
C. 队列
D. 栈

A

2-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B. 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C. 数据结构是带有结构的各数据项的集合
D. 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数据可以有相同的逻辑结构

D
A.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B.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C.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17.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 数据元素
B. 文件
C. 数据项
D. 数据结构

A

2-18.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A. 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 调度方法

C

2-19.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A. 数据的处理方法
B. 数据元素的类型
C.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D. 数据的存储方法

C

2-20.(neuDS)链式存储设计时,各结点间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

A. 一定连续
B. 一定不连续
C. 不一定连续
D. 部分连续,部分不连续

C

2-21.下面代码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x=n; //n>1
y=0;
while( x≥(y+1)*(y+1) )
    y++;

A. O(1)
B. O(n1/2​​)
C. O(n)
D. O(log​2n)

B

2-22

下列代码

if ( A > B ) {
    for ( i = 0;  i <N * N / 100;  i++ )
        for ( j = N * N;  j > i;  j-- )
            A += B;
}
else {
    for ( i = 0; i < N * 2; i++ )
        for ( j = N*  3; j > i; j-- )
            A += B;
}

的时间复杂度是:

A. O(N​3)
B. O(N4)
C. O(N5)
D. O(N6)

B,在if里面,i循环有个n2,j循环有个n2,所以一共n4

2-23

下列函数

int func ( int n )
{   int i = 0, sum = 0;
    while ( sum < n )  sum += ++i;
    return i;
}

的时间复杂度是:(2分)

A. O(logn)
B.O(n​1/2)
C. O(n)
D. O(nlogn)

B

2-24

下列代码

for(i = 0; i < n; i++)   
   for(j = i; j > 0; j /= 2)
     printf(“%d\n”, j);

的时间复杂度是: (3分)

A. O(N×i)
B. O(N)
C.O(N2)
D.O(NlogN)

D,i有个n,j是每次除二,故是logN

2-25

下面代码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2分)

x=0;  
for( i=1; i<n; i++ )  
    for ( j=1; j<=n-i; j++ )  
        x++;

A. O(n)
B. O(n2)
C. O(n3)
​​D. O(2​n)

B

2-26.要判断一个整数N(>10)是否素数,我们需要检查3到√​N 之间是否存在奇数可以整除N。则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A. O(N/2)
B. O(√N)
C. O(√NlogN)
D. O(0.5logN)

B

2-27下列函数中,哪个函数具有最慢的增长速度:

A. N1.5
​​B. NlogN​2
​​C. N2​ logN
D. N(logN)​2

B

2-28给定N×N×N的三维数组A,则在不改变数组的前提下,查找最小元素的时间复杂度是:

A. O(N2)
B. O(NlogN)
C. O(N3​logN)
D. O(N​3)

D

2-29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等五个特性。

A. 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 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B

主观题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那些?各有何特点?
  1. 集合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别无其他关系
  2. 线性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3. 树形结构: 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4. 图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常用的物理存储结构有那些?各有何优缺点?
  1. 顺序结构
    优点:
    1. 存储位置是顺序的,读取位置是随机的。
    2. 存取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
    3. 所需的磁盘寻道次数和寻道时间最少。
    缺点:
    1. 需要为每个文件预留若干物理块以满足文件增长的部分需要。
    2. 不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
  2. 链式结构
    优点:
    1. 存储位置是随机的,读取位置是顺序的;。
    2. 提高了磁盘空间利用率,不需要为每个文件预留物理块。
    3. 有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
    缺点:
    1. 存取速度慢,不适于随机存取。
    2. 当物理块间的连接指针出错时,数据丢失。
    3. 链接指针占用一定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4. 需要更多的寻道次数和寻道时间。
评价算法时间运行效率的方法有那些?各有何优缺点?
  1. 事后统计法
    缺点:
    1 . 必须把算法转换成可执行程序
    2 . 时空开销的测算结果依赖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等环境因素
  2. 事前分析估算法
    优点:可以预先比较各种算法,以便均衡利弊从中选优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3476037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