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
本文所有文字均为作者原创,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本人亲自拍摄或制作。
版权所有,仅供阅读欣赏,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复制、转载、引用、抄袭、截图、模仿、翻译、印刷等之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行为。禁止将本文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谢谢合作。
前言
卡西欧于 1987 年首次推出了主打内置公式功能的 fx-F 系列公式编辑型计算器。这个时期推出的公式编辑型计算器,与同时期的可编程计算器同样具有非常有限的编程能力;但如以内置公式与用户自定义公式的存储容量之和来计算,这些公式编辑型计算器,显然具备了数倍于同时期可编程计算器而言的存储能力。它们具有的几个共同点是:
(1) 相比同时期的普通科学计算器具备更多的常数存储内存;
(2) 内置大量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式及科学常数;
(3) 内置方程求解器;
(4) 具备用户自定义公式编程区域,但相比于同时期的可编程计算器而言编程能力更加有限。
机型展示
(1) fx-50F:使用一个 GR927 (SR927) 电池与太阳能电池双供电;具备 10 位显示精度, 12 位内部精度;拥有 6 个常数存储内存,23 个内置公式(其中 1 个为方程求解器),9 个内置科学常数;2 个程序存储区,共 29 步程序存储容量。

(2) fx-5000F:使用两个 CR2032 电池供电;具备 10 位显示精度,12 位内部精度;拥有 10 个常数存储内存,128 个内置公式(其中 3 个为方程求解器),13 个内置科学常数;12 个程序存储区,共 675 步程序存储容量。

常数存储内存
fx-50F 的常数存储器为 K1~K6。需存储数值时,先输入数值,然后按下 [SHIFT][Kin],输入存储器编号;需调出存储的数值时,按下 [Kout],输入存储器编号。
fx-5000F 的常数存储器为 K0~K9。需存储数值时,先输入数值,然后按下 [→]、[SHIFT][IK],输入存储器编号,按下 [EXE];需调出存储的数值时,按下 [SHIFT][IK],输入存储器编号,按下 [EXE]。fx-5000F 的 A~Z 等字母变量仅可用于用户自定义公式的编辑及执行过程,不可用于普通计算模式的常数存储。
内置公式
两款计算器执行内置公式的方法相同,调出内置公式前需要先输入欲调出内置公式的编号,然后按下 [FMLA] 键。fx-50F 会先在屏幕上显示内置公式的编号,片刻后提示输入公式的第一个自变量值;fx-5000F 会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内置公式的内容,并在下半部分提示输入公式的第一个自变量值。
由于 fx-50F 不会在屏幕上显示内置公式的内容,所以选择需要使用的内置公式前,需要参考使用说明书中的内置公式列表;而在 fx-5000F 上可以通过连续按下 [FMLA] 键,以浏览的方式找到需要使用的内置公式。
要计算内置公式的结果,则输入当前提示的自变量的数值,然后按下 [RUN](fx-50F)/[EXE](fx-5000F),计算器提示输入下一个自变量的数值时,重复以上步骤;最终在屏幕上将显示内置公式的计算结果。此时可以按下 [RUN](fx-50F)/[EXE](fx-5000F) 输入不同的自变量值重新计算公式,也可以按下 [AC](fx-50F)/[MODE][1](fx-5000F) 回到普通计算模式。
内置科学常数
两款计算器均将内置科学常数直接印刷在键盘上,以方便直观地调用。fx-50F 的科学常数印刷在数字键 1~9 上;fx-5000F 的科学常数印刷在数字键 1~9 及 +、-、×、÷ 键上。
要调出某个内置科学常数,则依次按下 [SHIFT](fx-50F)、[ALPHA][CONST](fx-5000F)、科学常数对应的按键。fx-50F 会直接显示内置科学常数的值,可以直接基于其进行后续计算;fx-5000F 会在屏幕上半部分插入科学常数的符号,可以按下 [EXE] 直接显示科学常数的值,或是作为完整计算的一部分加入后续计算。
内置方程求解器
两款计算器虽未具有独立的方程求解器模式,但均将内置公式的一部分作为了方程求解器来使用。fx-50F 的方程求解器较为简单,仅具备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器;而 fx-5000F 具备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联立方程、三元一次联立方程三个求解器。
使用方程求解器与计算内置公式的方法相同。fx-50F 的方程求解器为 1 号公式,fx-5000F 的方程求解器为 1~3 号公式。要注意的是,由于两款计算器均不支持复数显示以及计算的功能,所以若方程的解包含虚部,则求解无法进行,屏幕将显示“-E-”(fx-50F)/“Ma ERROR”(fx-5000F)的错误信息。
【例】求方程
按下 1、[FMLA] 进入公式执行模式。屏幕上提示“A?”,此为
fx-50F:15、[RUN]、20、[RUN]、20、[+/-]、[RUN]。
fx-5000F:15、[EXE]、20、[EXE]、[(-)]、20、[EXE]、[EXE](系数 D 的输入提示需忽略)。
稍等片刻,计算器上将显示方程的第一个解 x=0.666666666。按一下 [EXE],显示方程的第二个解 x=-2。
用户自定义公式编程
【编程的方式】
fx-50F 的公式编程是与早期单行可编程计算器相同的按键编程方式,计算器的公式存储区记录的是用户的按键顺序。所有输入的按键顺序不会显示在屏幕上,如事后需要编辑公式,则用户必须使用另外的纸张来记录编程的内容。
fx-5000F 的公式编程则是“所见即所得”的编程方式,公式的内容直接显示在屏幕上,用户可以方便地从任意地方查看、修改、删除公式。
【公式的写入】
写入公式的模式为 LRN (fx-50F)/WRT (fx-5000F),按下 [MODE][EXP] (fx-50F)/[MODE][2] (fx-5000F) 即可进入该模式。
进入该模式后,需要选择公式的存储区域。对于 fx-50F,按下 [P1] 或 [SHIFT][P2] 选择 P1 或 P2 两个存储区域;而对于 fx-5000F,屏幕上将显示 0~B 以及一个闪动的光标,将光标移动到对应的数字或字母,然后按下 [EXE] 选择对应的存储区域,如果存储区域显示为一个下划线,则代表该存储区域已有公式。
【插入自变量】
fx-50F 有两种插入公式自变量的方式:第一种是在公式的自变量处使用“ENT”命令,公式执行时,计算器将在“ENT”命令处中断询问自变量的值,这种方式是继承自同时期单行可编程计算器的;第二种是使用 A~F 六个字母变量,这种方式输入的公式在执行时,将会在询问自变量值的同时,提示目前询问的是哪一个自变量,从而大大提升程序的易用及易读性。
fx-5000F 插入公式自变量的方式则是直接输入,对于每一个输入的等式,计算器会将等式左边的字母作为公式的因变量(计算结果),等式右边所有的字母作为公式的自变量。例如我们输入 C=A+B,则 A 和 B 为公式的自变量,程序执行时计算器将提示我们输入;C 为因变量,输入 A 和 B 后将会作为结果输出。
【多段公式计算】
所谓多段公式,是指在同一个公式存储区域中,存储多个计算过程,并且显示多个计算结果。
fx-50F 在公式编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 K1~K6 六个常数存储内存。若要执行多段公式计算,可以将用户输入的自变量利用 [SHIFT][Kin] 存储到常数内存,然后在程序的中间插入“HLT”命令(中断公式执行,显示前一段计算的结果);然后利用 [Kout] 调出之前向常数内存存储的内容,继续执行后续计算。若是使用 A~F 六个字母变量,则输入的自变量内容会以 A~F 的顺序对应自动存储到 K1~K6 六个常数内存中。
fx-5000F 在公式编程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常数存储内存。若要执行多段公式计算,则需要灵活应用不同的分隔符分割不同段的公式,实现自变量的传递:
(1) “:”:表示将前一段公式输入的自变量值直接传递给后一段公式,后一段公式执行时不再提示用户输入前一段公式中已经输入的自变量;
(2) “⊿”:表示丢弃前一段公式输入的自变量值,后一段公式执行时将重新提示用户输入所有的自变量。
【公式的执行】
运行程序时,需从 WRT/LRN 模式切换回 RUN 模式,然后:
fx-50F:按下 [P1] 或 [SHIFT][P2]
fx-5000F:按下[Prog]、存储区编号、[EXE]
来选择一个公式存储区。
若是采用第二种插入自变量方式的 fx-50F 以及 fx-5000F,则计算器左下方将显示“A?”(以第一个自变量是 A 为例)提示输入第一个自变量的值;若是采用第一种插入自变量方式的 fx-50F,则计算器上方将显示“ENT”灯号提示输入第一个自变量的值。依次以输入自变量值、[RUN](fx-50F)/[EXE](fx-5000F) 的按键顺序输入每个自变量后,屏幕上将显示公式的计算结果。
【例】计算半径为 r,角度为 θ 的弧长 l 以及其对应的弦长 a。
(1) fx-50F
按下 [MODE][EXP] 进入 LRN 模式,按 [P1] 选择公式存储区域(假设为 P1),然后按键:
自变量插入方式一:[MODE][4]、[ENT]、1、[SHIFT][Kin]、1、[×]、[ENT]、1、[SHIFT][Kin]、2、[×]、[π]、[÷]、180、[=]、[SHIFT][HLT]、2、[SHIFT][Kin]、[×]、1、[SHIFT][Kin]、[÷]、2、[Kout]、2、[sin]、[SHIFT][Kin]、[×]、1、[Kout]、1
自变量插入方式二:[MODE][4]、[ALPHA][E]、1、[×]、[ALPHA][F]、1、[×]、[π]、[÷]、180、[=]、[SHIFT][HLT]、2、[SHIFT][Kin]、[×]、5、[SHIFT][Kin]、[÷]、6、[Kout]、6、[sin]、[SHIFT][Kin]、[×]、5、[Kout]、5
然后按 [MODE][.] 回到 RUN 模式,按下 [P1],屏幕上提示“ENT”(插入方式一)或“E?”(插入方式二),此时输入半径 r 的值 12,按下 [RUN];然后输入角度 θ 的值 42º34',按下 [RUN]。计算被 HLT 中断,显示弧长 l 的计算结果 8.915141819;按下 [RUN],显示第二个弦长 a 的计算结果 8.711524731。
(2) fx-5000F
按下 [MODE][2] 进入 WRT 模式,按 [EXE] 选择公式存储区域(假设为 0),然后按键:
[MODE][4]、[ALPHA][SML][l]、[SHIFT][=]、[SHIFT][π]、[ALPHA][SML][r]、[ALPHA][GREEK][θ]、[/]、180、[:]、[ALPHA][SML][a]、[SHIFT][=]、2、[ALPHA][SML][r]、[sin]、[(]、[ALPHA][GREEK][θ]、[/]、2、[)]
然后按 [MODE][1] 回到 RUN 模式,依次按下 [Prog]、0、[EXE],屏幕上显示公式
总结
早期的公式编辑计算器的功能较为单一,且公式编辑的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是不便于使用的。但是,在 30 年前那个存储器相当昂贵的时代,能够推出内置如此丰富公式的计算器,已经可以算是当时的一大创新和突破了。
虽然这些计算器早已停产,但其功能的影子,仍然存在于现在的卡西欧计算器当中:对于 fx-50F,卡西欧先后推出了升级换代机型 fx-50F PLUS 以及 fx-50FII,使用了更大的屏幕以及加入了现代可编程计算器的完整编程功能;而 fx-5000F 虽然没有后继的机型,但其完整的内置公式列表则被加入成为了现在的 fx-5800P 可编程计算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