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D 网格划分思路和理论基础
1.1.网格划分理论
1.2现有CFD网格划分软件对比
1.3.CFD 网格划分注意事项
1.1.网格划分理论
网格生成的本质是计算区线的离散;
用有限的离散点代替原来连续的空间。
网格分类: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
1、结构化网格:整齐的网格,2d-四边形,3d-六面体,数量少,但是思维要求高,区域适应能力差,质量相对较高,一般来说获得的计算精度更高
2、非结构网格:不整齐的网格,2d-三角形,3d—非六面体,网格数量多,但是思维要求低,区域适应能力强,质量相对较低,一般来说获得的计算精度较低
3、混合网格:通过intertace面差位获得;
网格划分的重点是:在网格无关性的前提下,减小网格质量,提高网网格量。“好又少;
网格划分的质量问题:质量,正交,长宽,曲率;提高的方法:光顺,数量增加,细节去掉;
计算域的各个部分都需要哪种程度的网格密度?
-网格必须能捕捉感兴趣的几何特征,以及关心变量的梯度,如速度梯度、压力梯度、温度梯度等。
-你能估计出大梯度的位置吗?
-你需要使用自适应网格来捕捉大梯度吗?
哪种类型的网格是最合适的?
-几何的复杂度如何?
-你能使用四边形/六面体网格,或者三角形/四面体网格是否足够合适?
- 需要使用非一致边界条件吗?
你有足够的计算机资源吗?
-需要多少个单元/节点?
-需要使用多少个物理模型?
-对沿着结构方向的流动,四边形/六面体网格和三角形/四面体网格相比,能用更少的单元/节点获得高精度的结果
-当网格和流动方向一致,四边形/六面体网格能减少数值扩散
在创建网格阶段,四边形/六面体网格需要花费更多人力
-对复杂几何,四边形/六面体网格没有数值优势,你可以使用三角形/四面体网格或混合网格来减小工作量,生成网格快速,流动一般不沿着网格方向
-多域或混合网格在不同的域使用不同的网格类型,多域网格是求解精度、计算效率和生成网格工作量之间的很好的平衡手段,当不同域直接的网格节点不一致时, 需要使用非一致网格技术
1.2现有CFD网格划分软件对比
1)Gambit:古老的软件,fluent公司开发,界面不太友好,被废弃;
2)Icem CFD:长处在于结构网格,特别是O网格,弊端在于上下游的数据衔接不是很好;在“学术研究”中更多;
3)Ansys meshing: 适用于多物理场,能够获得一个“还不错”的网格;对几何模型的适应性比较好;高质量结构网格需要花一些功夫;2D/3D模型;定义为混合网格;
4)Fluent meshing(ansys tgrid):划分复杂模型、多部件生成高质量网格;适用于“企业产品”研究中;3D模型;定位非结构网格;一款针对fluent开发网格软件;
5)Ansa,HM…其他公司,数据连接性问题;基于workbench平台的网格划分;
1.3.CFD 网格划分注意事项
• 基本策略:结构网格优化,不能画结构网格,可采取策略:
1.分区画结构网格;
2.分区部分画结构网格,部分画非结构网格;
• 边界层:尽量做出边界层,但要注意网格质量;
• 模型维数与网格质量划分:二维比三维更容易画结构网格;
• 网格质量提高:fluent中set up domain/Improve;
• 细小部分尽可能删除,否则只能采用局部细化,细节处的
网格至少为三层;
• 基本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 GUI问题:具有友好的选择操作性和交流便利性。
• 网格划分的前提是:将几何文件处理好,不要有小间隙,
二、网格类型
• 六面体网格
– 大多 CFD 程序中,使用六面体网格可以使用较少的单元数量来进行求解求解
• 流体分析中,同样的求解精度,六面体节点数少于四面体网格的一半。
– 大多 CFD 程序中,使用六面体网格可以使用较少的单元数量来进行求解求解
• 各向异性单元和各向异性物理相匹配(边界层,高曲率区域如同导行翼和曳尾边)
– 对任意几何,六面体网格划分需要多步过程来产生高质高效的网格
– 对许多简单几何,扫掠技术是生成六面体网格的一种简单方式
• 扫掠
• 多区
②四面体网格和四面体/棱柱混合网格
四面体网格:
1)可以快速地、自动地生成,并适合于复杂几何
• 网格可以由2步生成:
• 步骤 1: 定义网格尺寸
• 步骤 2: 生成网格
四面体网格
2) 等向细化 – 为捕捉一个方向的梯度,网格在所有的
三个方向细化– 网格数量迅速上升
穿孔平板x向应力集中
四面体网格
3) 边界层有助于面法向网格的细化, 但2-D中仍是等向的 (表面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