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RGP也是近视控制光学矫正工具,虽然需要日间戴镜,但安全性高,适用于近视过高或无法做角膜塑形的近视儿童。”
一、什么是RGP?
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指使用高透氧材料制作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包括RGP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 )和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
硬性角膜接触镜所含的硅、氟等聚合物,能够大大增加氧气的通过量。其材质的氧通透性高,“硬性”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矫正近视、散光及圆锥角膜的光学特性,使用更安全,护理更简便。与软性角膜接触镜相比,硬性角膜接触镜既提高了透氧性,又保证了材料的牢固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湿润性和抗沉淀性。在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角膜外伤等角膜疾患造成的不规则角膜散光、复杂屈光不正等情况下,软性角膜接触镜常常无能为力,而RGP镜可以进行良好的屈光重建和矫正视力。
二、RGP的优点
与软性角膜接触镜相比,RGP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 高透氧性 其透氧性高,长期配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缺氧造成的角膜损伤。
2. 泪液交换充分 由于直径小,镜片易随着瞬目在角膜表面活动,使新鲜泪液不断进入镜片下,将含有细菌、蛋白质残渣等代谢废物的泪液交换出来,同时冲洗镜片后表面、保持角膜组织清洁、维持角膜正常的生理代谢。
3. 不含水性 和软性角膜接触镜相比,RGP镜还有个很大的特点——不含水。因而,灰尘、细菌、蛋白质和代谢废物等物质不会被吸入镜片内,大幅减少感染风险。
4. 成像质量高 RGP镜成型性好,不易变形,可以在角膜表面形成高质量的屈光面,获得极高的成像质量。对于高度角膜散光、高度屈光不正,甚至圆锥角膜、角膜外伤、角膜瘢痕等的屈光矫正效果远远优于框架眼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这也是RGP镜最大的优势。
美国的FDA批准高透气性RGP30天连续过夜配戴(图1),但我国的法规要求每日摘镜护理,不过夜配戴(注意,是完全一样的产品哦!)。
图1 美国的FDA批准高透气性RGP30天连续过夜配戴
三、什么是多焦RGP
角膜塑形后的角膜形态,因为有高曲率的“离焦环”区,所以有近视控制作用,那如果把RGP的前表面也做成类似塑形后角膜的形态,当配戴这样的RGP时也能获得与角膜塑形同样原理的近视控制作用,这就是多焦RGP。
四、多焦RGP的设计与配适
如果把多焦设计在RGP的前表面,镜片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光度,那就是前表面设计的多焦RGP,其后表面的设计如常规RGP。如果把RGP后表面设计成特殊的形状,使得镜片下的泪液分别不均匀,这些不均匀分布的泪液产生的泪液镜正好有不同的光度,即泪液镜形成多焦的效果,那就是后表面多焦RGP(图2)。
图2 后表面与前表面多焦RGP设计的差异
用于近视控制的多焦RGP的直径一般都比常规RGP大,其直径常常在10.0~11.0mm之间。大直径的设计可以避免镜片活动度过大,镜片活动过多,能稳定镜片活动度,在视网膜周边形成稳定的近视性离焦。
视频1是配戴前表面设计多焦RGP的荧光评估视频,由于多焦设计在前表面,所以RGP配适与常规RGP类似。多焦RGP的镜片直径较大,但仍然有良好的镜下泪液交换。
视频1 配戴前表面设计多焦RGP的荧光评估视频
图3是配戴后表面设计多焦RGP的荧光评估图,与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荧光评估图类似:中央镜与角膜轻度接触表现为无荧光的暗区,而中周边镜片与角膜间间隙大形成环形的荧光充盈区,环形离焦环形成周边近视性离焦的作用。
图3 配戴后表面设计多焦RGP后的荧光评估图
视频2是配戴后表面设计多焦RGP的荧光评估视频,多焦RGP随每次瞬目而活动,有良好的镜下泪液交换。
视频2 配戴后表面设计多焦RGP的荧光评估视频
Pauné (2015)发现多焦RGP可以明显诱导周边近视性离焦(图4),配戴多焦RGP后,鼻颞侧的周边屈光度都是负值,即形成了近视性离焦。
图 4 多焦RGP也可以诱导周边近视性离焦
配戴多焦RGP后再做角膜地形图,可以看到形成类似角膜塑形后的改变,出现了“牛眼”(离焦环)的形态(图5)。
图 5 戴多焦点RGP后差异地形图可以看到明显的离焦环效果
多焦RGP在近视控制中的应用还比较新,其设计和近视控制原理与多焦软镜相同,然而目前还未见有权威的文章对其近视控制效果的量化研究。
五、多焦RGP的验配特点
多焦RGP的验配方法流程都与常规RGP类似。但要注意因为有多焦设计,戴镜验光时镜片位置变化会造成瞳孔区的镜片光度变化。如果镜片活动度过大,或定位不佳时,离焦区进入到瞳孔区会造成复杂的屈光状态,这意味着戴镜验光时要特别注意。
图6中的患者戴多焦RGP试戴镜后,镜片明显向颞上方偏位,在差异地形图中可以看到多焦环形区域明显偏离瞳孔区,表现为在瞳孔区引入了不规则散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做戴镜验光是不准确的,所以多焦RGP的验配与角膜塑形都一样,镜片定位非常重要,要先确定镜片配适合理,定位稳定,再做戴镜验光。
图6 配戴多焦RGP后镜片偏位
对于以角膜散光为主而且散光形态是边到边(limbus to limbus)的、散光量比较大的患者可以做后复曲面设计的多焦RGP。通过采集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足矫验光结果用计算法做验配,具体方法与常规后复曲面RGP的验配方法类似。具体可参考我们撰写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 第2版》一书。
六、多焦点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特点比较
多焦点接触镜的设计原理类似于角膜塑形镜,拓宽了近视防控的适应证,很多不合适做角膜塑形的儿童可以选择多焦点接触镜做近视控制。多焦点软镜与多焦RGP又各有特点,三者各有优缺点,对比整理如表1。
表1 角膜塑形、多焦点软镜与多焦RGP的比较
七、小结
多焦RGP是一类有潜力的近视控制光学矫正工具,虽然需要日间戴镜,但安全性高,适用于近视过高或无法做角膜塑形的近视儿童。
欢迎阅读我们出版视光学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