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Crop_原理学习笔记02:AquaCrop模型基本框架

走一步,再走一步!


前言

此系列博文的目的是系统学习AquaCrop作物模型的基本原理

1. 概述

1.1 目的

  • 介绍AquaCrop作物模型的基本框架

2. 版本

2.1 山东青岛,2021年10月11日,Version1

3. 微信公众号GISRSGeography

  •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GISRSGeography,谢谢!。
    GISRSGeography

一、AquaCrop模型基本原理

AquaCrop作物模型是一款水分驱动模型,AquaCrop作物模型将作物腾发量分为土壤蒸发(E)作物蒸腾(Tr)两部分,从而将非生产用水(土壤蒸发)和生产用水(作物蒸腾)区分开来。

1. 基本原理

  • AquaCrop作物模型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水土司在2009年推出的作物-水分生产力模型。
    Y = B × H I B = W P × ∑ T r (1) Y=B \times HI \\ B=WP \times \sum Tr \tag{1}Y=B×HIB=WP×Tr(1)
    式中,Y YY为最终产量(k g / m 2 kg/m^2kg/m2),B BB为生物量(k g / m 2 kg/m^2kg/m2),H I HIHI为收获指数,T r TrTr为作物蒸腾量(m m mmmm),WP为水分生产效率(k g / m 2 / m m kg/m^{2}/mmkg/m2/mm)。
  • AquaCrop作物模型的机理图如下所示:
    AquaCrop作物模型生产力方程的演变
图1. AquaCrop作物模型生产力方程的演变(孙仕军等,2017

2. 模块组成

为增强AquaCrop作物模型的功能,模型开发者将AquaCrop设计为一个“土壤-作物-大气”的连续系统,整个模型由以下四大基本模块组成:

  • 土壤水分平衡模块
  • 作物生长模拟模块
  • 大气组分模块
  • 田间管理模块

二、AquaCrop模型模拟过程

AquaCrop作物模型的具体模拟过程包括:(1) 作物冠层发育模拟; (2)作物蒸腾(Tr)模拟; (3)作物地上生物量模拟; (4) 作物产量模拟
AquaCrop作物模型框架

图2. AquaCrop作物模型框架(Eline et al., 2014

1. 冠层发育模拟

与其他作物模型不同,AquaCrop作物模型并不对作物的叶面积指数(LAI)进行模拟,而是模拟作物冠层盖度(CC)的发育过程。

  • 冠层盖度在0(出苗前)和最大冠层盖度(CCX)之间变动,最大值可以接近100%。
  • 非限制条件下的作物冠层发育,使用三个参数建模,冠层发育的具体模拟方程可以参考Bradford and Hsiao, 1982; Hsiao, 1982的文章。
    • 初始冠层盖度(CCo)
    • 最大冠层盖度(CCx)
    • 冠层生长系数(CGC)
  • 在冠层衰老开始时,用冠层衰减系数(CDC)模拟冠层盖度的下降。

2. 作物蒸腾模拟

当给定冠层盖度和每天的气象数据时,作物蒸腾(Tr)可以通过潜在蒸散发(ET0)计算得到(公式2)。ET0建议通过FAO56号文件指定的PenmaneMonteith 方程计算,并将其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
T r = K s × ( K c T r , x × C C ∗ ) × E T 0 (2) Tr = Ks \times (Kc_{Tr,x} \times CC^*) \times{ET_0} \tag{2}Tr=Ks×(KcTr,x×CC)×ET0(2)
其中Ks是应力系数(Kssto或Ksaer),CC*是调整后的冠层覆盖度,K c T r , x Kc_{Tr,x}KcTr,x 是作物系数,ET0潜在蒸散发。

  • 作物蒸腾系数KcTr与冠层盖度成正比,但是会依据行间平流和冠层拦截辐射的昼夜趋势进行额外调整(Villalobos and Fereres, 1990; Steduto et al., 2009)。
  • 对于不同作物,比例因子KcTr,x的最大值在1.0和1.2之间变化。

3. 作物地上生物量模拟

AquaCrop作物模型通过WP(the normalized biomass water productivity,水分生产效率),从每日的作物蒸腾(Tr)和对应的潜在蒸散发计算得到逐日累积的生物量

  • 除了块根和块茎作物,AquaCrop模型模拟的是地上生物量。
  • 如果养分不受限制(Steduto and Albrizio, 2005),除极端严重的情况外,水分胁迫对 WP* 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生物量的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对Tr的影响来解释。
  • 经验测试表明低温对 WP有降低作用。如果 GDD (生长度日)低于其阈值,则生物量低温胁迫系数 (Ksb)将小于 1,生物量下降。
  • WP的标准化受两个因素影响:(1) 以ET0为代表的大气潜在蒸散发需求;(2) 参考年2000年的CO2浓度。水分生产效率(WP)被定义为产生的生物量(因CO2的增加而增加)与消耗的水的比率,因此CO2浓度和ET0对水分生产力有重大影响

4. 作物产量模拟

作物产量通过生物量(B)和收获系数(HI)计算得到。
Y = f H I × H I 0 × B (3) Y=f_{HI} \times HI_0 \times B \tag{3}Y=fHI×HI0×B(3)

  • 实际H I HIHI是通过在模拟过程中使用胁迫效应的调整因子 (f H I f_{HI}fHI) 调整参考收获指数 (H I 0 HI_0HI0) 来获得的。
  • H I 0 HI_0HI0是无胁迫条件下的收获系数,和作物品种有关。
  • f H I f_{HI}fHI取决于作物生长季中水分胁迫或温度胁迫的时间和程度。
  • 水分胁迫通常会降低H I HIHI,但也可以通过抑制与谷物或水果竞争同化物的营养生长来增加H I HIHI。因此f H I f_{HI}fHI可以在最大值(最高为1.6)和0之间变化。

三、小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AquaCrop作物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模块,然后介绍了AquaCrop作物模型模拟作物生长的四个主要步骤。

四、参考资料

[1] Vanuytrecht, Eline; Raes, Dirk; et al. (2014): AquaCrop: FAO’s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and yield response model. In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62, pp. 351–360.
[2] 孙仕军,张琳琳,陈志君,孙娟.AquaCrop作物模型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7):3286-3299.


版权声明:本文为EWBA_GIS_RS_ER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