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与不可变类型
- 不可变数据类型: 当该数据类型的对应变量的值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对应的内存地址也会发生改变,对于这种数据类型,就称不可变数据类型。其中基本数据类型都是不可变数据类型,例如int,如果一个int类型的数据发生改变,那么它指向了内存中的另一个地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java缓存了所有-128-127的值。
- 可变数据类型 :当该数据类型的对应变量的值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对应的内存地址不发生改变,对于这种数据类型,就称可变数据类型,当可变数据类型改变时它实际上是更改了内存中的内容。
equals()和hashCode()
- equals()方法,一般用来对两个对象的等价性进行判断
- hashCode()方法,当我们使用基于散列值的容器时,会使用该方法判断是否应该散列到同一位置
不可变类型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
对于不可变类型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的重写比较简单。
对于equals()方法,只要根据我们对等价性的规定,对其中的属性进行判断即可(不一定是全部的属性)。
同理,重写hashCode()方法,只要对需要的值进行散列即可。
可变类型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
针对可变数据类型,为了保证行为等价性是一致的,就要用“==”来判断,只有指向同一个地址空间的两个变量,才认为是等价的,因为指向同一个地址空间,从一个变量处改变,另一个也跟着变;equals不需要重写。
另外,如果重写了可变类型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那么在多线程的使用场景下,会造成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不可变类型的原因。)
当一个线程判断两个可变对象相同后,还为进行相应的操作时,若另一个线程改变了其中的一些属性,这就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40364929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