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属于能滚动的物体吗_小学数学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能帮助孩子巩固所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1. 数一数

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

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7ccad3fe0cb5e0550cf605af23e40b3a.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 认识上、下

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

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

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

(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2)要确定图中人物的左、右位置关系,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图中人物来判断。

3c449e46608cc04f5e341dcd251f9515.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1. 1~5的认识

(1)含义:每个数都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2)数序:(从前往后)1,2,3,4,5

(3)写法:根据每个数的形状,在田字格中工整地书写

2. 比较大小

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连接;当两个数不相等时,用“”连接。

3. 第几

(1)含义: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

(2)确定第几的方法: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这个事物的顺序就是“第几”。

4. 2~5的分分合合

(1)2的组成:

458af9185b9f968191a7a69d4f2bb593.png

(2)3的组成:

b532b71cea351430b61db327c93a925b.png

(3)4的组成:

309db2179392d2b345792571cb65d75c.png

(4)5的组成:

b1f262f5d0596b899164bd0e64c349d7.png

5. 1~5的加减法

(1)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

(2)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3)计算:利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

6. 0的认识与加减法

(1)0的意义: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2)有关0的加减法: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

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 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4b52c0806108d8685029981b1f1b2929.png

2. 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6dd619c67967a8bb7a1e3ba07c758b12.png

3. 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圆面。把圆柱横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就不能滚动。

a6c40ad4b3078edb793aeddd828f4aad.png

4. 球的特征:圆圆的,表面是曲面。把球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46adfb65c9c17ef67724ea434952f771.png

5. 立体图形的拼组

(1)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拼组成不同的立体图形。

(2)用小的圆柱可以拼组成更大的圆柱。

57149324cf4e14ee529626e1b7eb419a.png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 20 里面有 2 个十,也可以说 20 里面有 20 个一。

3. 10 里面有 1 个十,也可以说 10 里面有 10 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 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 时=60 分 60 分=1 时 1 刻=15 分

2.分针指着 12 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 6 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认识人民币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 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加减列竖式

ce8d048ef0cf1ecf72eae4f649bf74d0.png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其他

1.最小的一位数是 1,最小的两位数是 10,最大的一位数是 9。

2.尺子上的起点用 0 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 1,再用这个数减 1, 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 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 1。

5.任何数加 0 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 0 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 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5859b75211afd5c1d71800ec6836e786.png
8878d3e17c69ac707016602fc84e1292.png
c7cf97a5918f47ba6cb61e7728db45f3.png
a1d41c95a0e637cbf7e715ce7552403c.png
605eb9971d8dffa6d0aa52a967442736.png
3e53df1b059a0aa9f857489edf108b26.png
41615a728c32b8520629132c0467fa36.png
7d56ce8091f6d98acc605bea158d782d.png
971a852056555c861d5fa58cbb0a58a2.png
5ab9e6415ca5dfb706a6cd73cd429a37.png
652bfe593638771085c687735454029f.png
7a55b55364096ca3055deb9f95579499.png
fb130726143c0ee5e22dec52ea5621f8.png
7a7ad516c96bb3e455fac1774f475ede.png
91e4a3b88429ad694d9161f2b3666db4.png
45d04877c5451c4674fa74e8476e5e48.png
a4293d48079a97d8ebeba136abd9bbab.png
69a2585c646703c9730dea03bb98d624.png
cae8c42bfadb250aff639135243cf5ea.png
e728bbaa2ce6ded0a952058b542863e8.png
7abdb7abd67b0572ef630c4960f9ed85.png
0cd97f2535d9f4c54a91bbc268e0353c.png
196f2891a7c827282f0c94e557b26807.png
120c5944d2d540157ab0339e38ba983e.png
463743b850a94ec1141ffbd867e44ded.png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31064353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