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春招我借这份PDF的复习思路,大厂直通车!

背景

经常有网友在知乎问答提两个问题:“现在学习移动开发还有前景吗?””开发还有什么可以研究的?“。网友回复:“现在还学移动开发?如同49年加入国军!”其实这两个问题对应着同一个现象,无论是准备入行或刚刚入行,还是比较资深的开发者,对于移动开发职业的未来,都有一些迷茫、一些焦虑。为什么会这样?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核心算法突破,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AI技术的发展开始切实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在智能安防、智能交通、金融服务业、医疗行业、工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众多领域,并在各行业中引发一场大变革。

两年前,众多企业家在乌镇讨论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而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有关数据预测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在3.5%左右,2018年降到不足3%。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是将近15%,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带来的增长已见顶。

所以这里的结束不是说不用手机上网了,而是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互联网人口渗透率超过50%,这个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出现独角兽。

来,发车了!

  1. 战略定位:Android面试都会问些什么?

要打败敌人首先需要摸清敌人。Android面试有它固有的套路。
一般大厂的面试包括 技术面 * 3 + HR面 * 1。
技术面中一面考察基础知识,这一面相对容易,只要你把我下面给出的武林秘籍背熟就易如反掌。这一面大约占40%;
二面侧重项目经历/应对问题能力,这一面要求普遍较高,需要学会应用知识,更注重于优化、性能等方面。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举个栗子:
我介绍自己车辆监控项目时,面试官首先让我去思考有没有什么不足。我总结了2点,其一是传输数据量过大会造成网络负担较重;其二是长连接稳定性不容易维护。面试官便继续问我有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对不足处进行改进。我便接着描述了心跳检测和数据分帧。
所以你看,如果把握住套路,传说中"必挂"的二面似乎洒洒水~项目经验如何去说我也写了一个专项,学到了保证面试官疯狂给你爆灯!项目经验不会说?字节跳动小姐姐手把手教你"套路"面试官!
这一面大约占40%;
三面是交叉技术面,这一面请自求多福。本人也很倒霉,撞上了一个网络安全组的面试官,疯狂问我黑客技术。我磕磕绊绊,根本回答不出所以然,场面一度尴尬……日常的时候积累一些多元技术是有必要的。所幸,这一面大约占20%,并没有过多影响总体分值。
其中手撕代码作为基本能力会穿插在每一面中,对于经验不足的校招生来说。算法能力会是决胜负的关键棋子。

最后的HR面,就抱着老子已经拿到offer的心态快乐面对啦。不过需要提前准备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问一下工资待遇和一些福利政策,对于offer丰收,难以抉择的大佬来说,此时此刻应该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吧~

  1. 运筹帷幄:我需要形成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既然摸清了敌人的套路,下面我们就要对症下药。时刻铭记,你要学的是Android面试的知识,不是基础知识也不是进阶知识。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只会事倍功半。

  1. 披襟斩将:我需要掌握多少知识?

大致的框架有了,下面就是搬砖添瓦。一恩姐姐的武林秘籍无条件公开,建议大家加入收藏夹,或者打印下来,按照迭代模式学习、背诵、巩固。

建议

当我们出去找工作,或者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我面试的目标是什么,我自己的技术栈有哪些,近期能掌握的有哪些,我的哪些短板 ,列出来,有计划的去完成,别看前两天掘金一些大佬在驳来驳去 ,他们的观点是他们的,不要因为他们的观点,膨胀了自己,影响自己的学习节奏。基础很大程度决定你自己技术层次的厚度,你再熟练框架也好,也会比你便宜的,性价比高的替代,很现实的问题但也要有危机意识,当我们年级大了,有哪些亮点,与比我们经历更旺盛的年轻小工程师,竞争。

  • 无论你现在水平怎么样一定要 持续学习 没有鸡汤,别人看起来的毫不费力,其实费了很大力,这四个字就是我的建议!!!!!!!!!

  • 准备想说怎么样写简历,想象算了,我觉得,技术就是你最好的简历

  • 我希望每一个努力生活的it工程师,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因为我们很辛苦,我们应得的。

  • 有什么问题想交流,欢迎给我私信,欢迎评论

【附】相关架构及资料

Android高级技术大纲

面试资料整理

资料领取

点击这里免费获取

内含往期Android高级架构资料、源码、笔记、视频。高级UI、性能优化、架构师课程、NDK、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微信小程序、Flutter全方面的Android进阶实践技术

K、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微信小程序、Flutter全方面的Android进阶实践技术**


版权声明:本文为m0_57066131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