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层次结构

表格从上而下以此展示,同一单元格内从左向右表示从上而下

TCP/IP层次结构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协议作用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DNS(域名解析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等(4)
传输层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3)
网际层网络层IP(网际协议)、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IP→物理地址)、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IGMP(网络组管理协议)等(2)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PPP(点对点协议)、Ethernet(以太网)等(1)

(1)TCP/IP的层次结构没有对网络接口层做具体的描述,TCP/IP协议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物理网络中,例如以太网、点对点线路等。这样,TCP/IP参考模型允许处于不同物理网络的主机连接到网络时使用不同的协议,体现了TCP/IP协议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2)主要功能是使数据报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络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上。

(3)主要提供在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

(4)应用层的具体内容就是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时所遵循的协议。

ARP、RARP偏向于网络接口层,ICMP、IGMP偏向于传输层

设备

层次设备
物理层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网卡、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传输层及其以上层网关

版权声明:本文为zhuozhuo1998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